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去信任化、集体维护的分布式公共账本技术。一个不同于以往人类社会的“信任”生态被重建。可以更好地解决网络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社会和经济提供了一种更低成本、更高效的权益共享方式。
区块链与产业实体的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最基本的诉求是信用报告要吸引公众的认知、认知和参与。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与产业深度融合提质增效,帮助实体产业创造新的价值增量。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强调,区块链技术集成应用在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谭振红
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在读
王阳
恒德金融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中国金融科技50青年成员
“区块链+产业”版图及未来趋势
区块链基于其核心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市场和行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多个行业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1. 区块链1.0:数字加密货币
2008年,中本聪发布了比特币白皮书《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旨在创建一个去中心化、自由、开放的价值转移世界。区块链技术是随着比特币的诞生而诞生的,而比特币只是一个区域。区块链最基本的应用,在金融领域,区块链可以在数字货币、支付结算、证券交易、供应链金融、保险、征信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2.区块链2.0:可编程金融设计
“智能合约”概念的加入,使区块链从最初的货币体系扩展到股权、债券和产权的登记和转让、证券交易、供应链金融、支付清算、金融衍生品和担保信用报告等领域。
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优势在于可以优化金融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金融机构之间的协作效率。
习近平指出,要推动区块链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银行风控难、部门监管难等问题。
目前,我国央行已完成区块链系统,将支票、银行本票、汇票等票据数字化。央行推出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此前已经测试成功。招商银行完成首笔区块链跨境支付业务,点融网联手富士康开发供应链金融领域区块链金融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供应链。北京、杭州、深圳继续引领全国区块链发展。
数字资产领域区块链相关应用场景占比普遍下降,而基础技术设施解决方案和行业服务公司在区块链技术研发及相关应用中占比稳步上升,这表明区块链技术正在发生变化从刚刚开始,数字货币的应用就开始在多个行业方向积极发展。
政策导向方面,各省市均出台区块链发展指导意见,持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强顶层设计。例如,区块链网络服务联盟成立、腾讯成立数字货币研究项目组、国家电网发布十大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等。
3.区块链3.0:可编程社会
未来,区块链将进一步利用更加复杂的智能合约来实现可编程社会。
此时区块链是价值互联网的核心,可以确认、计量和存储每一条互联网减值信息的产权,从金融延伸到法律、政务、物流、公益、共享经济、司法、医疗护理、教育、能源等诸多领域。
4、实现方式:联盟链
联盟链是由多个机构共同参与和管理的区块链,每个机构运行N个节点。
联盟链的数据只允许系统内不同机构读取、写入和交易。基于PKI的身份管理体系,交易或提案发起通过数字证书实现,并通过参与者联合签名验证达成共识。
联盟链具有部分去中心化、可控性强、数据默认不会泄露、交易速度快等特点。
目前比较知名的联盟链有:R3区块链联盟;超级账本;俄罗斯区块链联盟(R3 的俄罗斯版)。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曾指出:联盟链区块链不仅监管友好,还具有高性能、高可用、安全隐私的特点;联盟链是现阶段或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区块链行业发展的主力军。
2019年,联盟链超越公有链的发展速度,在企业服务、政务、金融、法律、医疗、公益、能源等领域得到实际落地。
除了BAT、京东、众安等巨头的布局外,趣联、云向等区块链行业本土科技公司也在行业应用方面发力。
“区块链+”已经到了临界点吗?
马克思曾说过“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必然呈螺旋式上升。
虽然区块链技术前景广阔,但从实践进展来看,区块链技术的实际应用大部分还处于理论构想和测试阶段。
一方面,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受到现有理念、制度和法律的制约,获得监管和市场主管部门的认可仍面临巨大挑战。
另一方面,从竞争性的技术挑战和技术方面来看,区块链技术应该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成熟直观的产品。同时,联盟链的安全性、数据孤岛、激励模型、行业统一标准等问题都是区块链应用的瓶颈。
然而,区块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早期监管压力,是前沿技术走向规模化应用时面临的共同问题。
监管体系建设要尊重技术发展规律,把防范风险和促进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虚拟现实VR、芯片等将推动行业融合创新,最终将出现产业链协同应用创新的爆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区块链+产业”必将达到一个新的引爆点。
(本文发表于《科技与金融》杂志2020年3月号,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财经杂志,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