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DCEP / 我们已经有了支付宝和微信 为什么央行还要推出央行数字货币DCEP?

我们已经有了支付宝和微信 为什么央行还要推出央行数字货币DCEP?

标题:我们已经有了支付宝和微信,为啥央行还要推出央行数字货币DCEP?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达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

小编:记得关注哦

投资区块链请点击:火星财经App下载

文章来源:白话区块链

作者:孙副院长

自2014年左右央行数字货币(DCEP)进入公众视野以来,时不时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每次出现在热搜榜上,几乎总是伴随着这些问题:

当今社会已经有了非常方便的移动支付,货币的形式也已经电子化。为什么我们还要搞所谓的数字货币?

它和支付宝、微信的支付功能有什么区别?

两者是竞争对手还是合作伙伴?

面对普罗大众的这些疑问,不少文章都是从特别专业的货币流通体系出发,让本来就“一无所知”的读者更加摸不着头脑。

事实上,许多成功产品背后的原理并不是特别复杂,只是人们以前没有想到或相信而已。

01 移动支付发展关键:传统银行强强联手

数字货币也是如此。它们背后的原理并不一定那么难以理解。但由于某些原因,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发起者目前还无法解释得太彻底。事实上,要了解目前央行看重的区块链数字货币与人们习惯使用的移动电子支付的区别,首先要了解移动电子支付的一般原理。

众所周知,电子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产品,也是最为人熟知的“互联网+”产品之一。其成功离不开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的支持。

然而,纵观近年来的相关舆论,人们在评价移动支付时,总是给开发前端产品的互联网公司留下各种赞誉。然而,人们很容易忽视另一件事,那就是在移动支付的发展过程中,往往被认为拥有“刚性体系”的传统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实际上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移动支付。外人想象。

具体来说,在移动支付的发展过程中,传统金融机构主要开展了以下两项重要工作:一是为大量用户低成本开设银行账户,二是为大量线上支付提供结算服务。转移。

如果没有这些基础,移动支付将根本无法发挥作用。当移动支付业务刚刚推出时,用户需要执行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社交媒体账户与银行卡绑定。也就是说,互联网产品实际上更多地扮演着前端流量入口的角色,而与资金流相关的后端工作实际上主要由银行完成。

但问题在于,无论是为用户快速创建账户,还是结算海量资金转账,这两项工作都不是能够直接为银行创造效益的业务,而且成本相当高。以创建银行账户为例。相关工作需要大量的发卡材料成本、柜台人工成本、网点建设成本、ATM设备成本……

那么银行为什么愿意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呢?

主要原因是我国银行业以国有资本为主,通常要求国有资本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是中国银行业在发展数字经济的要求下,敢于大力投资金融基础设施、开放支付接口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纵观移动支付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互联网企业的技术水平从来都不是这项业务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而金融企业才是。

为什么许多互联网技术先进的国家却未能发展移动支付业务?

并不是因为本土互联网公司技术无能。毕竟,资金的转移本质上是账本中数字信息的变化。当前的互联网技术完全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最重要的原因是当地金融业合作不够,要么是基础设施不完善,要么是不愿意与互联网公司合作。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没有办法像中国那样形成紧密的合作。这是移动支付只能在中国大规模普及,而在其他国家却很难推广的重要原因。

那么,对于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来说,他们是否想要发展和普及移动支付业务呢?

当然,这不仅仅是支付体验是否流畅、能节省人们多少时间和精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支付过程的全面电子化,实际上相当于数字世界中价值流通的形成。网络。

只有在这个网络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开展高频次的在线商品和服务流动,就像只有货币的存在才能实现高效的贸易一样。

也就是说,基于智能手机的电子支付的存在,是数字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础。

过去几年,人们经历的很多创业趋势,比如电子商务、直播、外卖、共享单车、知识付费等,都离不开移动支付的支持。试想,如果没有这些高效支付方式的存在,人们只能停留在POS机刷卡甚至线下现金支付的阶段。那么上述繁荣的经济生态无论如何也难以发展。

02 数字货币的真实定位:海外版移动支付

然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

对于那些想要发展移动电子支付但受困于当地金融业的实体来说,区块链技术现在可以帮助他们绕过“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两大障碍。

首先,在账户创建方面,在数字钱包上创建账户非常容易。即使是中心化交易平台,KYC效率也比较高,这是很多国家的银行卡审核系统无法比拟的。

其次,与中心化的银行转账网络可以随意切换支付接口不同,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是开放的。除非有人工审核,任何用户都可以在区块链网络上自由地进行价值交易。转移。

同时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的特点,对于账户的记录信息具有天然的可信性和可信性。这就跨越了移动支付发展面临的两个门槛。

其实,经历过数字钱包二维码转账的朋友应该都有类似的感受:除了私钥、转账费用、转账速度等方面的差异外,用数字钱包扫描二维码支付的过程就是扫描的过程支付宝和微信扫码支付其实很相似。因为这两种产品本质上是一样的东西,只不过一个是建立在中心化的金融网络上,另一个是建立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上。

这样,传统金融行业缺乏合作不再构成发展障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移动支付可以在全球任何地区开展。

当然,由于转账速度、私钥验证等技术问题,数字转账可能还需要一些产品优化才能接近目前移动支付的用户体验,就像简化输入转账地址到扫描二维码的过程一样。代码。

因此,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与人们目前使用的支付宝最大的区别在于: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如果他们在中国,进行移动支付时,无论转账的资金是在中心化网络上还是去中心化区块链上,前端体验并没有什么区别,而且他们也不在乎其中的差异。最多可能是提取现金时手续费有差别。毕竟从理论上讲,区块链系统的运行成本比传统金融网关要低。

但是,如果他们在国外,尤其是那些不在中国银行覆盖范围内的地方(比如华人圈子),如果这个时候他们想要使用移动支付,那么这个支付工具就必须建立在去中心化的区块上。只能在链上运行,否则必须使用POS机或现金。因为过去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基础设施和相关系统的障碍,大多数中心化金融机构往往无法或不愿意帮助建立一个支持电子支付的转账网络。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推断出为什么中国央行对发展数字货币非常感兴趣:

一方面,在国内市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很可能减轻金融机构的结算负担,降低现有移动支付系统的运营成本。当然,这只是对区块链降低成本的直观期望。具体运行效果还有待观察。

事实上,另一方面,目前央行数字货币的关注重点也在国际市场。在中国金融机构覆盖范围之外,利用开户结算更加便捷、具有天然可信性的区块链作为移动支付的基础基础,让数字人民币能够充分利用区块链带来的良好支付体验。区块链移动支付。从而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

03 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与时俱进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目前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主要是以区块链为基础,提高国际化程度,但在瞬息万变的数字货币行业,很难断定其领导人不会做出未来定位发生重大变化。变化。

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早已发生了重大调整:央行数字货币概念在2014年左右首次提出时,与C端支付场景和区块链技术关系不大。

当时,移动支付尚未完全普及,区块链技术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时央行的数字货币还可以降低银行间机构清算纸币的运输成本,这有点类似于早年政府机构推行的无纸化办公。

其发展定位的变化主要是在Libra出现之后。数字货币不仅尝试嵌入到工行普通用户的银行APP中,而且也基本确定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

04 结论

中国央行此举必然引发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届时有多少经济体将发行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在各个实体之间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关系?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将有怎样的定位?

如此多的变数让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以数字货币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变革已在这个时代正式开始。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